背叛成性?我真不是那样的男人![多图]

游戏排行榜 2022-12-03 12:53www.1788989.com游戏技巧

说起《三国演义》这部小说中,许多历史名人被罗贯中大大黑得很惨,比如曹操、曹真。但就是在这部以“崇刘抑曹”为主基调的作品中,有一位蜀国大将却同样被黑得要死要活。这位蜀汉大将能力不比关羽、赵云差,却被硬生生按上了背叛成性的标签,小说中排列五虎上将,也没有他的座位,他就是魏延。

(魏延的功绩在《三国演义》中被抹杀了不少)

小说中的魏延——背叛成性

《三国演义》小说中的魏延,初一登场时就已经是个有点兵权的将领了。此时的魏延在荆州刘表手下打工,负责镇守襄阳的城门。看到刘备被曹操一路追杀,带领百姓前来投奔,他二话不说就造了反,打开城门把刘备放了进来。之后二次登场,他又是背叛并杀死了自己的领导韩玄,解救了黄忠,把长沙献给了刘备。

(魏延在正史中并没有参与长沙的战役,黄忠是和小说中被魏延所杀的韩玄一起投降的)

这两次出场,罗贯中其实是埋下了两个伏笔是魏延很认同刘备,两次为了刘备背叛自己的领导;是魏延背叛成性,每次都为了外人背叛自己的领导……这也导致长沙战后魏延进入蜀汉军营,诸葛亮却不愿意接纳魏延,说他脑后有反骨,未来肯定会成为祸患。不过在老好人刘备的说服下,诸葛亮还是接纳了魏延,并在之后的战斗岁月里经常让魏延作为先锋出场。

(魏延脑有反骨成为了著名的段子,反骨仔这个词也由此而来)

魏延在《三国演义》小说里的结局并不好,他因为汇报军情,踢翻了诸葛亮用来延命的七星灯,导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。之后又不服从诸葛亮的遗命企图造反,结果被杨仪用诸葛亮的锦囊遗计令马岱所杀,空留给后世一个“谁敢杀我?”的笑谈。

史实中的魏延——能力出众

但在历史之中,魏延的经历却与小说中完全不同。魏延并不是刘表的手下,在他《三国志》中第一次被提及,就已经作为刘备的部曲,随同刘备进入益州作战了。这里要解释一下部曲的含义,部曲其实就是私兵,说白了是刘备比较信任的手下。关羽、张飞、陈到等蜀汉的大将,最初都是刘备的部曲出身,可见魏延是很受到刘备信任的亲信。

(部曲也就是亲兵,一直是武将身边战斗力最高、最值得信任的队伍)

之后在占领益州的作战中,魏延在攻克葭萌、平定广汉诸郡的战斗中立下了功劳,成为牙门将军。不要小看这个牙门将军只是个不入流的杂号将军,可这个官位的职责是统领领导的亲兵,平时就跟在刘备左右,还能参赞军务。要知道当时赵云的官位也是牙门将军,也就是说魏延的地位并不比赵云低,甚至比赵云更受刘备的器重。

(牙门将军三国都有设立,但只有蜀国的牙门将军才有实权,魏国吴国此官职都是虚衔)

魏延在刘备集团真正出头,是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的事。此时刘备夺取了汉中,自称汉中王,并以成都为王都。不过刘备自己回成都,总要在汉中留下一员大将镇守。汉中的地位与荆州同样重要,这里是对曹魏作战的最前线,保有汉中,蜀汉就随时可以进攻曹魏,可以在战略上保持优势。当时关羽已经受命镇守荆州,而张飞还跟随在刘备军中。大家都以为这个留守大将非张飞莫属,史书里说就连张飞自己也觉得自己升职加薪没跑儿了。谁都没想到,刘备居然把这个职位给了当时还只是牙门将军的魏延!

(能够镇守一方的大将往往手握军政大权,后世也称为方镇或方伯)

听到这个消息,蜀汉军队里马上炸了锅。魏延这小子居然能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,谁心里都不服。刘备在任命魏延后问他“让你当镇远将军、汉中太守,大家都不服气,你有什么要说的没有?”结果魏延回答“曹操举天下而来,请为大王拒之;偏将十万之众至,请为大王吞之。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曹操领着曹魏全国的兵马杀过来,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,如果只是曹魏的将领带着十万军队过来,我请求为大王全歼他!嚯,这句话可太大了,吓得周围所有吃瓜吃饼吃面群众纷纷表示魏延够豪气,这个B装的我们服了。结果事实证明,人家魏延这话还真不是吹牛,至少在魏延镇守汉中的十年里,真的没让曹魏大军杀进益州半步。

魏延究竟是不是背叛者

当刘备称帝时,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,到了刘禅继位,魏延更是被封为都亭侯。诸葛亮北伐时,魏延已经是丞相司马、凉州刺史。公元230年,曹魏三路大军攻汉中,魏延以攻代守,带领部队反攻凉州。当部队走到阳溪时,遇到了曹魏、后将军费瑶、雍州剌史郭淮带领的大军,结果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,魏延也被提拔为前军师、征西大将军,封南郑侯。此时魏延在蜀汉的地位到达顶峰,官职和权力都不次于以前的关羽、张飞,即使是马超也只能在魏延的指挥下作战。

(史书记载,刘备还在位的时期,马超也曾被派到魏延的手下作战)

后世的军事迷们说起魏延,议论最多的就是他为诸葛亮献上的出子午谷之计。诸葛亮北伐时,魏延曾经出主意,请求诸葛亮给他一万精兵,他愿意从子午谷出击奇袭长安。魏延提出这条策略是有根据的,他认为曹魏的防备重点是祁山和散关防线,从子午谷出击可以攻其不备。长安的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,见到突袭而来的蜀汉军队很可能不战而逃。但诸葛亮觉得这条计策太冒险,否决了魏延的计划。这使魏延感觉诸葛亮在北伐时过于畏首畏尾,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。

(从这张图上不难看出,通过秦岭的道路共有6条,其中散关易守难攻,而走祁山要绕一个大远,走子午谷可以更容易攻击到长安)

《三国志》上对于魏延的评价是“延既善养士卒,勇猛过人,又性矜高,当时皆避下之。”就是说魏延对于训练士兵很有一套,作战又很勇猛,可性格清高自傲,经常看不起别人,其他人惹不起他躲着他。可只有杨仪不买魏延的帐,魏延很讨厌杨仪,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不好。等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时候,两人的矛盾终于激化,才引发了魏延被杀的后果。

(五丈原位于秦岭的北侧,所以诸葛亮病死时蜀国军队其实已经杀出了群山,战略态势很好)

关于魏延被杀这件事,在《三国志》和《三国志魏略》上有着不同的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上说,诸葛亮临死前把兵权交给杨仪,让他们退兵。杨仪决定退兵,让魏延作为后卫部队。魏延不服,所以双方各自带兵打了起来,魏延失败逃走最终被马岱追杀杀死。而《三国志魏略》则说,诸葛亮临死前是把军权交给了魏延,杨仪不服于是在军队里散播魏延要投降魏国造反的消息。魏延不敢和杨仪开战,怕坐实自己要叛变的谣言,被打败最终被杀。在笔者看来,《三国志魏略》是魏国传说中的魏延事件,其可信度不高。而《三国志》中的版本,应该更接近事实的真相。从性格上来看,魏延自认资历、地位、能力都在杨仪之上,并且此次出兵北伐形式也对蜀汉有利,不同意杨仪接管兵权并且退兵。而在杨仪看来,魏延一个没有门第出身、自小兵升上来的武人,怎么能骑到我这个名士的头上?但魏延没想到的是,因为他平时得罪人的脾气,部队中的将领大多选择支持杨仪。从其他支持杨仪的将领的角度出发,你魏延平时就骄傲自大,再加上你的地位那么高,占着我们升职加薪的上升通道,此时不趁机干掉你更待何时?从这点来看,能征善战的魏延最终落得个夷三族的下场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据史书记载,杨仪在拿到魏延的首级后,把他的头扔在地上,还一边用脚踩一边说“庸奴!复能作恶不?”可见杨仪此人的德行实在不怎么样。最终杨仪的下场也并不比魏延好多少,在带兵部队回到成都之后,他与蒋琬争夺蜀国的执政权失败,从而失去了实权。他居然还私下抱怨如果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,我带领部队投降魏国,就不会落得今天的下场了,真是后悔啊。没想到这话传到了刘禅的耳朵里,杨仪被废为平民,流放到汉嘉郡。杨仪到了流放地,上书诽谤,语气措辞激烈,于是朝廷派人去捉拿他,他只得自杀了事。这时距离他杀死魏延,不过刚刚过去一年。

(由于杨仪抱怨时说过不如投降魏国的话,可以倒推出当时魏延应该没有背叛蜀国的心思)

魏延明明是蜀汉数一数二的名将,却因为一本小说被人黑了几百年。在被称为史上最具魔性三国手游的《》中,将魏延与赵云、张飞等并列为高级的橙色武将,而不是像其他游戏一样将其列为更低级别的武将,可能也正是出于对他的认同和怜惜吧。


Copyright © 2019-2025 www.1788989.com 游戏攻略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